美智库:将选择性信息披露作为长期竞争的战略选择

发布时间:2020-11-23

  11月4日,美国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CSBA)发布由中心首席执行官署名的研究报告《选择性披露:通往长期竞争的战略途径》。报告指出“信息”是竞争战略的一个关键要素,“披露哪些能力、如何披露、何时披露以及隐瞒哪些能力、隐瞒多久”,在大国竞争中能起到“战略作用”。

  一、信息在长期竞争中的作用
  报告认为,“信息”在制定和实施长期竞争中发挥重要作用,信息的披露和隐瞒能够决定竞争的维度和方式。
  隐瞒信息。长期以来,秘密发展军事装备都是战争和治国方略的一部分。隐瞒信息能够达到三种效果:一是隐瞒“易过时”的能力,可保留至战时制造突袭效果;二是隐瞒那些以较小成本或较短时间就可对抗的能力缺陷,可减少被对手反制的可能性;三是隐瞒代表技术突破的能力,可避免被对手模仿,维持技术代差优势。报告同时指出,隐瞒信息需要付出很多代价,包括保密措施成本、运营成本等。
  披露信息。竞争中的国家也可以通过有意披露信息,来阻止或激发对手的某种反应:披露之前保密的能力,会使对手的判断产生迷乱而不敢轻举妄动,特别是能体现对敌拒止、打击效果的能力,其相关信息能起到震慑作用;有时,则有必要展示一些新能力,以逼迫对手做出反应,特别是成本高、无结果的反应,这是“成本强加策略”的一种重要手段。报告指出,相比战时、危机期间展示能力易引发政治冲突,在和平时期竞争环境下展示能力将更加有效果。
  二、信息披露的框架模式
  根据竞争战略的需要,在处理信息的披露和隐瞒方面,有三种框架模式。
  “标准模式”是指从一个新能力研制的启动到研发、采办、部署甚至使用和出口,对手对其相关信息掌握程度逐渐增加,能采取的对抗手段逐步清晰和增加(不过对手的间谍行为可能使其模仿或采取对抗措施的时间提前或可能性提高)。
  “保密模式”是指隐瞒一个装备的开发过程或关键性能。多数秘密项目从一开始便被保密,直到后期部署或使用或退役时,才被公开。有些项目可能在启动时公开,随后的过程保密,如美国隐身技术的开发。
  “选择性披露模式”是报告所重点关注的一种模式,是指通过有选择地控制新能力的信息披露,来诱导或激发对手做出对自身有利的反应。
  三、选择性信息披露的应用
  报告指出,选择隐瞒还是披露一项能力,需要考虑“五大因素”:对手对该能力的重视程度、对手对该能力所采取的可能官方反应、对手对抗该能力的速度、对手对抗该能力所需付出的代价、自己是否留有“后手”。报告以此为基础,并结合上述分析,总结了选择性信息披露的几种应用方式:
  披露已经开发或部署的一种能力,例如披露新型的、创新的互联平台、武器、传感器。好处是会迫使对手重新评估双方的军事平衡,增加对手计划的不确定性。
  披露现有能力支持下的一种新型作战概念,例如通过从B-2轰炸机投掷多枚远程反舰导弹(LRASM)来展示在台海快速打击海军目标的能力,又如展示轰炸机或无人机应对空空威胁的自我防御能力。好处是迫使对手提高对美军作战效能的认识,加强威慑作用。
  提出要开发一种尚不存在(或可能永远不会存在)的技术的建议(或表现出兴趣),例如某项能打破敌我军事上攻防平衡、明暗平衡的颠覆性技术,或者不确定性强但成本高的某项科学技术。好处是可以打乱对手的计划,打击其信心,并提高威慑。
  披露一种开发进度超出对手想象的能力,例如披露在自主系统、高超声速、定向能等领域的进展。好处是压缩竞争对手的研发时间,向对手进行成本施压。
  披露一种已投入开发但过时或进入技术“死胡同”的能力,国防先期研究计划局(DARPA)和各军种实验室大批已终止的项目均可用于此目的。好处是可以利用已无进展可能的“沉没成本”,来引诱对手进行无效投入。
  隐藏一些未来前景高于或低于预期的能力。好处是可以使对手无法决定各项对抗措施的优先权排序,或者使对手的相应作战概念“只能想象而长期无法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