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与企业文化  >  员工风采 > 正文
【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风采】强军路上的“特战”小分队——记中心国外国防前沿和颠覆性技术研究班组
    日期:2019-02-28    字体:【大】【中】【小】

    这是很普通的一天,某网站出现了一条有关合成燃油技术的信息。这条信息在一天至少产生800EB,相当于1.68亿张DVD光盘容量信息的互联网世界里,犹如大海里泛起的一朵浪花,毫不起眼。

    但就是这朵小浪花,迅速被中心国防工业战略与科技情报研究中心“国外国防前沿和颠覆性技术研究班组”捕获。此时,小组关注该领域已有一段时间,积累了不少研究成果,他们马上判断出此信息的重要性,并迅速就这一事关国防安全和能源发展的重大技术突破进行了详细梳理和报告。

    很快,他们的报告引起关注,国内相关领域的推进方向和节奏由此改变……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呈现全方位、多层次、高速度、变革性发展态势,国防科技发展对国家安全、军事实力乃至综合国力的影响从未像今天这样重要而显著。我们要做的是以习主席‘见之于未萌,识之于未发’的指示为指引,捕捉分析国外国防前沿和颠覆性技术发轫发端,辅助决策,促进国内有关方面发展进步,不断缩小与国外差距,变跟跑为并跑,直至领跑。”

    说出这段话的年轻人们,刚刚获得2018年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荣誉。平均年龄不到33岁的他们,均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朝气蓬勃的脸上有一种远超年龄的沉稳和坚毅。

 

个个尖兵,聚合成龙

    就像个个精英的特种部队,班组的成员在各自业务“圈子”里都颇有造诣,组合在一起更是犹如一部功率超大的相控阵“脑雷达”,战力强悍。

    团队成员所学专业覆盖了军用舰船技术涉及的总体、动力、电子、武器、无人系统、水声各个关键技术领域,以及物理、力学、材料等基础性学科专业。研究过程中,班组根据各人专长,对每名成员负责跟踪的技术主领域进行了严格的谱系划分,建立了可视化的技术跟踪体系图谱。同时,每名成员兼顾其他1~2个副领域,在必要时能提供相应援助,实现了班组内部研究力量间的相互备份,为紧急情况下确保研究成果质量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该班组潜心跟踪国外国防科技发展动向,密切关注国外国防科技重点创新领域,先后形成了“年度国外国防工业与技术重大发展动向”报告、“科技前沿纵览”日刊等多份极具代表性的研究产品。
其中“年度国外国防工业与技术重大发展动向”报告,每年要上报,对研究成果的准确性、专业性要求极高;“科技前沿纵览”跟踪、分析工作量极大,研究内容涉及约15个技术领域,要求每名研究人员必须熟悉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对研究人员的专业水平要求极高。

    经过多年运行,这两份成果凭借极高的技术专业性和持续稳定的高质量,获得了有关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认可,为我国国防科技关键技术攻关、前沿技术探索提供了大量支撑。

小情怀,大传承

    “搞情报研究不容易,‘白加黑’、‘5+2’,加班是常事,就是休息时也总留意着各种信息。”

    “信息是点式和零乱的,我们要去把他们拼接成相对完整的图像,当然首先你得有好的想法。但初入行的前两年都是‘找不着北’的,学习积累到一定程度,你才会有点想法。”

    “光有智商不行,你要与同行合作,甚至是协调组织其他若干机构一起完成任务,更得熟悉了解客户需求,将来‘私人定制’的任务会越来越多。”

    “智商、情商一个不能少,使命感、责任感一个不能缺,所以人工智能大概一时半会儿威胁不到我们。”

    ……

    十几位班组成员,说起工作的不易,各有各的角度,但有一点认识却是高度的统一——没有情怀吃不了这个苦,没有良好的文化传承凝聚不起真正的战斗力。

    尽管班组成员总体的年纪不大,但良好的“传帮带”传统让不少成员之间都有“师徒”情意。“师父们”言传身教带出了“徒弟们”,而他们自己也是在老一代中心人的肩膀上成长起来的。

    一次,一家国外知名智库发布了一份400多页的军力评估报告。大家觉得这个报告很重要,就放下各自手头上的事,所有人齐上阵,直接看原文开始写解读分析。几个不眠之夜熬下来,形成的专报报送领导机关获得了良好的反馈。团队成员们面对表扬,只是淡淡地说:“老一辈就是这么干的。”

    多年来,一代代中心人以保军强军为首责,围绕“追求卓越、顾客至上”的核心思想,以“潜心求是、敏锐捕捉、大力协同、主动反应”的情报研究工作态度,结合国内发展需求,全力打造高质量情报研究成果,形成了极具感召力的军工报国文化传统。在这种传统的滋养下,班组成员心中围绕国防军工的小情怀不断成长,直至根深叶茂,化为内心的自觉。

    共同的价值观和使命感,有效促动了整体协作性和战斗力的提高。目前,班组已形成工作过程中“自由发问-自由回答”的良好学习氛围,实现了知识共享,并通过建立定期开展动态分析会的机制,交流各个领域的整体发展态势,共同研判技术领域重大发展动向,有效带动了新员工知识水平与研究能力迅速提升。

质量第一,打造品牌

    一次通过率100%!顾客满意度超过98%!这是班组多年来保持的质量工作骄人战绩。

    没有过硬的质量,就没有品牌。而持续稳定的高质量,除了班组成员个人素质的因素外,科学的管理至关重要。为此,班组多年来坚持制定完善质量控制和工作流程,强化组织管理。

    他们在深入理解GJB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基础上,结合软科学研究的工作实际,针对主打产品分别制定了个性化的管理办法,利用流程图清晰展现了课题在组织实施、项目管理方面的流程和要求,并及时优化调整。如“年度重大发展动向”类的研究报告,从选题标准、写作范式、审查流程3方面进行了严格规定。其中有些研究课题在审查流程方面,还规定了需执行包括行业专家审查、院士级专家审查在内的5层级审查制度。

    同时,班组积极组织成员参加质量体系培训,定期向用户发送调查函,征集用户在研究内容、课题组织管理模式、成果效能等方面的意见和信息。

    随着经验的积累和管理方法的成熟,班组将研究、管理、质量控制等方面经验综合编制成了一整套质量管理模式,以点带面,向其他课题推广,使得研究成果质量得到有效保证,获得了有关用户的充分肯定。

    成果的高质量,在打响班组“智库”品牌同时,更有效促进他们成果的推广应用,为我国国防科技攻关、瓶颈技术突破、前沿技术探索等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而这一点,也是班组成员最看重的。

立一个“小目标”

    “国家对国防科技创新发展是高度重视的,我们的工作经常获得有关领导的批示,这让我们很受鼓舞,更觉得这项事业的重要,必须务求精品。”

    对于班组成员来说,能在一个事业平台上为国家强盛、民族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是人生最大的幸运。

    因此,当被问及自己未来的“小目标”时,他们回答里的中心词不约而同的一致——“一流智库”。

    “以前我们研讨时曾说要成为国际知名智库,我觉得目标就是要远大些,逐梦前行嘛!”已经算是“老同志”的科技迷朱鹏飞说。

    “脚踏实地,在业务上不断上水平,在自己业务圈里多些话语权,争当‘智库名人’吧。”发型有点像爱因斯坦的白旭尧说。

    “我看到现在很多搞实体科研的并不了解世界最新动向,但大方向对不对很重要,所以越发觉得我们必须加快建成一流智库,为更多搞实体科研的机构提供服务。”之前曾从事实体科研的王国亮说。

    “一定要成为海军装备技术方面的一流智库,建设我强大海军。”特级研究主管柳正华说。

    “我的梦想,用母校校歌的一句话就是:固我海疆坚如磐。”看似柔弱却是巾帼不让须眉的王晓静说。

    ……

    战争,从来不只是两军相遇勇者胜。未来战争,一定程度上更是决胜千里智者赢。

    这群逐梦人,是致力于建设一流智库的中心人的出色代表,更是以保军强军为首责的十七万中船重工人的缩影。

    强军路上,有你们,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