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日本防卫装备厅海上系统负责人在“联合海上会议-24”(CNE 24)上表示,计划2024财年开始设计一型高端防空驱逐舰,2031年开始建造,暂定名称为13DDX。
图1 13DDX 3D模型
一、相关背景
近年来,日本政府认为其面临的战略安全环境持续紧张。一方面,周边国家高超声速武器、弹道导弹等装备快速发展,电子战、导弹饱和攻击等能力不断增强,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突飞猛进。另一方面,俄乌冲突以来,高超声速武器、无人系统等新质作战力量投入战场,正持续变革海上作战样式。因此,日本认为未来海上将面临弹道导弹、高超声速武器、无人平台等多种威胁。
2022年12月,日本政府在发布的《防卫力量发展计划》中,要求海上自卫队尽快退役功能老旧的舰艇,扩大以防空为核心任务的舰艇规模,并提高单舰的电子战能力。目前,日本海上自卫队现役8艘“宙斯盾”驱逐舰、28艘通用驱逐舰、14艘护卫舰。其中,8艘“朝雾”级、9艘“村雨”级通用驱逐舰面临退役。为维持并扩大水面舰艇规模,进一步提高海上作战能力,日本计划发展新型驱逐舰,即13DDX,以替代“朝雾”级和“村雨”级通用驱逐舰。
二、性能特点
(一)基本性能
新型驱逐舰将以防空和电子战为核心任务,具备一体化防空反导、反高超能力。其概念设计将借鉴“朝日”级驱逐舰和“最上”级护卫舰,采用紧凑型舰体设计,进一步提高隐身性和自动化水平;同时,将集成综合电力与能源系统(高压配电)、无人系统、高能武器、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提高在反介入/区域拒止环境中的生存和作战能力。此外,新型驱逐舰具备较大改装裕量,可为后续技术更新、集成新装备奠定基础,满足持续升级、兼容性、拓展性需求。
图2 日本驱逐舰能力发展规划
(二)防空战能力
日本计划为新型驱逐舰配装新型防空雷达、新型舰载防空导弹、电磁轨道炮、高能微波武器、100千瓦级激光武器、主动寻的近程防空导弹等,目前正在开展关键技术攻关。2023年4月,日本防卫装备厅接收川崎重工100千瓦激光武器原型机,用于试验评估;2023年8月,明确与美联合研制用于反高超声速武器的“滑翔段拦截弹”,计划2030年前后完成;10月,完成电磁轨道炮样机的舰上试射,计划2028年完成电磁轨道炮研制。其中,新型防空雷达可探测高机动目标,结合新型舰载防空导弹等,使该舰具备一体化防空反导能力;多型高能武器系统可以较低成本拦截无人系统、导弹等空中目标,结合远程/近程防空导弹,使该舰具备分层防空作战能力。
图3 13DDX能力需求设计
(三)信息战/电磁战能力
舰上将集成“新型作战指挥系统”和“火控网络”,具备较强的C5ISRT和电磁战能力,大幅提升在反介入/区域拒止环境中的作战持续性和韧性。2019年,日本防卫装备厅开始研发“火控网络”,以实现舰艇在强通信干扰环境下的实时高效作战信息共享;2023年5月,日本防卫省发布“新型作战指挥系统”项目,新系统将集成人工智能技术,以快速准确搜索、提取、识别复杂多变的战场信息,并辅助决策;同时,配装的高能武器可干扰攻击对手雷达、通信设备等电子设备,以削弱、压制或破坏对手作战能力。
三、初步认识
新型驱逐舰将是日本海上自卫队实现通用驱逐舰更新换代的重要装备,充分吸收现役舰艇研制经验,瞄准未来作战威胁,引入新型雷达、高能武器、人工智能等先进装备和技术,着重提升防空能力;服役后可大幅提升海上自卫队舰队整体作战能力,削弱对手海上装备作战效能,其后续发展值得重点关注。
(科荟智库:刘从从 贾凌翰)